细说国葬 建国以来5人获国葬礼
(2010-05-22)
建国元勋吴庆瑞逝世
前副总理吴庆瑞博士的国葬礼将在明天举行。
国葬礼是给予国家有功者最高规格的丧礼,
而我国的国葬仪式和历史须追溯到英国殖民地时代。
过去新加坡为哪些人举行国葬?
国葬有什么规格?包含哪些仪式、意义何在?
让本报记者傅丽云为你解答。
前劳工部长阿末依布拉欣(Ahmad bin Ibrahim)于1962年8月22日下午3时15分,在中央医院病逝。隔天(23日)灵柩从纳森山住家运往元首府,让追悼者作最后凭吊,再以炮架运到 比达达利(Bidadari)回教坟场安葬。
依布拉欣是三巴旺区立法议员,曾任卫生部长。他原为军港救火队守候室职员,战后从槟城来新工作。他于1958年1月动肝脏手术,身体状态一直不 好,1961年还到伦敦动了另一次手术。
当时是由自治邦元首尤索夫谕令国葬仪式。依布拉欣留下遗孀和四子一女,逝世时仅35岁。
我国第一任总统尤索夫(Yusof Ishak)1970年11月23日上午7时30分,因心脏病瘁发,在中央医院病逝,享寿61岁,留下遗孀和一子三女。
总统灵柩隔天停放总统府,供政府官员和各国外交使节瞻仰,并在中午移到政府大厦,让人民瞻仰。当天傍晚由炮架车运载,安葬于克兰芝国家坟场,新加坡炮 兵队当时鸣21响礼炮向他行最高敬礼。
尤索夫是新加坡于1959年获自治后出任自治邦元首,至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,改任共和国总统前后达11年。他出身平民,原为新马知名报人。
薛尔思(Benjamin Henry Sheares)死于1981年5月12日下午2时10分,在贺德路住家安息,享年73岁。他是在8日下午5时脑溢血,10日恶化,陷入昏迷状态。
总统遗体从14日起停放总统府两天,14日供人民瞻仰,15日供政要和外交使节和官员致最后敬意。
15日下午4时,灵柩由炮架车运载,从总统府经乌节路、多美哥、实利基路及武吉知马路,前往克兰芝国家坟场安葬,炮兵队以21响礼炮向他致最高敬意。
薛尔思生前是妇产科医生,在1971年出任我国第二任总统,1974年、1978年三度连任。在任10年期间,深受人民爱戴。
黄金辉(Wee Kim Wee)博士因前列腺癌复发引起的并发症,2005年5月2日清晨5时10分在家中逝世,享年89岁。他的遗体隔天停放总统府三天,供公众瞻仰两天,第三 天给外国使节和政府官员凭吊半天。
5日下午,其遗体从总统府移回他在实乞纳坪的住家,6日下午4时30分在万里火化场火化。他的骨灰如他所愿,置放在万礼骨灰安置场,让他永远接近民 众。
黄金辉祖籍福建,曾任记者和外交官。他曾任《海峡时报》副总编辑、驻日本和韩国大使、新加坡广播局(新传媒集团前身)主席等。
他于1985年8月31日当选为第四任总统,1989年续任。1993年宪法修改,黄金辉以健康理由宣布退休,不参加民选总统选举。
黄金辉在逝世前三个月,立遗嘱表明希望丧礼从简。因此,当政府向黄金辉的家人建议在滨海艺术中心举行葬礼后,后者表示要遵从黄金辉的遗愿,决定在万里 火化场举行葬礼和将遗体火化。
这位广受爱戴的人民总统,遗下遗孀许淑香,六女一子,13名孙子和13名曾孙。
我国首任外交部长、前副总理拉惹勒南(S. Rajaratnam),2006年2月22日下午3时15分因心脏衰竭,在彰思礼巷住家以90高龄逝世。
他的灵柩在24日上午从丧居发引到国会大厦,让民众瞻仰。25日原为他91岁的生日,当天政府在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为他举行国葬礼,过后遵循印度教丧 礼,下午将灵柩移往万里火化场火化。
这名建国元勋、外交家和思想家,也是信约起稿人。担任15年外长的他,一手塑造了新加坡的外交部,对国家的贡献永垂不朽。
拉惹勒南原是新闻工作者,1950年从伦敦回新担任英文报《虎报》(Singapore Standard)的副总编辑,后来参与成立人民行动党,1954年11月成了创党元老。
拉惹勒南在1959年当选议员,同年出任文化部长,1965年改任外交部长,后来先后担任第二副总理及高级部长,1988年卸任,前后在任29年。
拉惹勒南是印度教徒,其匈牙利裔妻子皮罗什卡(Piroska)已在1989年逝世,两人膝下犹虚。
棺木为何盖上国旗?
国葬的一项仪式,就是在棺木盖上国旗,只有对国家有显著贡献的人,才能享有这最高荣誉,表示他的贡献受国家肯定。
过去,战亡的士兵因战场上没有棺木,只能以国旗包裹代替棺罩下葬,而这传统也延续下来。时至今日,无论军葬或国葬,受礼人的棺木都盖上国旗。
国旗上弯月和五颗星星的红色部分,会放在棺木的左边,最靠近受礼人的心脏。除了国旗,棺木上一般会摆放着受礼人所获得的许多奖章,以及家属所送的花 圈。
为何用拖曳炮架?
受礼人的遗体由拖曳炮架(Gun Carriage)运载,延续了英国军队使用炮架载送已故国家领导人棺木的传统。
以炮架载遗体的传统可追溯到1800年代。当时以马匹拖拉的炮架运载大炮时,也顺便用来运载阵亡兵士。
因宗教理由,炮架上棺木摆放的方向,多数受礼人的双脚是在前方、头在后;受礼人如果是回教徒,则是头在前方,双脚在后。
当拖曳炮架经过时,沿途列队的宪兵(Line of Honour)步枪的枪管是朝下的(Rest on Arms),象征对已故者致以最高的敬意。
棺木多少人抬?
海陆空三军和警察部队,各派两名代表负责把灵柩抬上拖曳炮架。由八人组成的抬棺杖队抬灵柩时都必须脱下绒帽,以示尊敬。
国葬上吹号角有何意义?
整个国葬礼以吹奏葬礼号角(Last Post)结束,这原本象征着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不过在国葬礼中,它就象征着国家领导人的陨落,与世长辞。
响几下礼炮?
炮兵队在国葬礼该响几下礼炮,取决于受礼人的地位。
只有国家元首或王族,才能获得21响礼炮,代表受礼人获最高敬礼。
以军葬来看,如果是元帅或相等资格的人,将获19下礼炮。将领或相等地位者获17下,以此类推。
为何降半旗?
降半旗是对逝世的国家有功者致哀的一种仪式,而降半旗的决定是由总理公署发出的。
升、降半旗有特定仪式,升旗时,必须把旗帜升到旗杆的顶端,再徐徐降下一半;在降旗时,则必须把旗帜拉回旗杆的顶端,才把旗帜从高处降下。
国葬礼由谁决定?
对国家做出特殊而又重大贡献的人将会获得国葬。要给哪些人安排国葬,是由总理和内阁决定;如果他们决定为某个人安排国葬,就会和他的家人商量并考虑他们的 意愿。
(2010-05-22)
建国元勋吴庆瑞逝世
前副总理吴庆瑞博士的国葬礼将在明天举行。
国葬礼是给予国家有功者最高规格的丧礼,
而我国的国葬仪式和历史须追溯到英国殖民地时代。
过去新加坡为哪些人举行国葬?
国葬有什么规格?包含哪些仪式、意义何在?
让本报记者傅丽云为你解答。
前劳工部长阿末依布拉欣(Ahmad bin Ibrahim)于1962年8月22日下午3时15分,在中央医院病逝。隔天(23日)灵柩从纳森山住家运往元首府,让追悼者作最后凭吊,再以炮架运到 比达达利(Bidadari)回教坟场安葬。
依布拉欣是三巴旺区立法议员,曾任卫生部长。他原为军港救火队守候室职员,战后从槟城来新工作。他于1958年1月动肝脏手术,身体状态一直不 好,1961年还到伦敦动了另一次手术。
当时是由自治邦元首尤索夫谕令国葬仪式。依布拉欣留下遗孀和四子一女,逝世时仅35岁。
我国第一任总统尤索夫(Yusof Ishak)1970年11月23日上午7时30分,因心脏病瘁发,在中央医院病逝,享寿61岁,留下遗孀和一子三女。
总统灵柩隔天停放总统府,供政府官员和各国外交使节瞻仰,并在中午移到政府大厦,让人民瞻仰。当天傍晚由炮架车运载,安葬于克兰芝国家坟场,新加坡炮 兵队当时鸣21响礼炮向他行最高敬礼。
尤索夫是新加坡于1959年获自治后出任自治邦元首,至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,改任共和国总统前后达11年。他出身平民,原为新马知名报人。
薛尔思(Benjamin Henry Sheares)死于1981年5月12日下午2时10分,在贺德路住家安息,享年73岁。他是在8日下午5时脑溢血,10日恶化,陷入昏迷状态。
总统遗体从14日起停放总统府两天,14日供人民瞻仰,15日供政要和外交使节和官员致最后敬意。
15日下午4时,灵柩由炮架车运载,从总统府经乌节路、多美哥、实利基路及武吉知马路,前往克兰芝国家坟场安葬,炮兵队以21响礼炮向他致最高敬意。
薛尔思生前是妇产科医生,在1971年出任我国第二任总统,1974年、1978年三度连任。在任10年期间,深受人民爱戴。
黄金辉(Wee Kim Wee)博士因前列腺癌复发引起的并发症,2005年5月2日清晨5时10分在家中逝世,享年89岁。他的遗体隔天停放总统府三天,供公众瞻仰两天,第三 天给外国使节和政府官员凭吊半天。
5日下午,其遗体从总统府移回他在实乞纳坪的住家,6日下午4时30分在万里火化场火化。他的骨灰如他所愿,置放在万礼骨灰安置场,让他永远接近民 众。
黄金辉祖籍福建,曾任记者和外交官。他曾任《海峡时报》副总编辑、驻日本和韩国大使、新加坡广播局(新传媒集团前身)主席等。
他于1985年8月31日当选为第四任总统,1989年续任。1993年宪法修改,黄金辉以健康理由宣布退休,不参加民选总统选举。
黄金辉在逝世前三个月,立遗嘱表明希望丧礼从简。因此,当政府向黄金辉的家人建议在滨海艺术中心举行葬礼后,后者表示要遵从黄金辉的遗愿,决定在万里 火化场举行葬礼和将遗体火化。
这位广受爱戴的人民总统,遗下遗孀许淑香,六女一子,13名孙子和13名曾孙。
我国首任外交部长、前副总理拉惹勒南(S. Rajaratnam),2006年2月22日下午3时15分因心脏衰竭,在彰思礼巷住家以90高龄逝世。
他的灵柩在24日上午从丧居发引到国会大厦,让民众瞻仰。25日原为他91岁的生日,当天政府在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为他举行国葬礼,过后遵循印度教丧 礼,下午将灵柩移往万里火化场火化。
这名建国元勋、外交家和思想家,也是信约起稿人。担任15年外长的他,一手塑造了新加坡的外交部,对国家的贡献永垂不朽。
拉惹勒南原是新闻工作者,1950年从伦敦回新担任英文报《虎报》(Singapore Standard)的副总编辑,后来参与成立人民行动党,1954年11月成了创党元老。
拉惹勒南在1959年当选议员,同年出任文化部长,1965年改任外交部长,后来先后担任第二副总理及高级部长,1988年卸任,前后在任29年。
拉惹勒南是印度教徒,其匈牙利裔妻子皮罗什卡(Piroska)已在1989年逝世,两人膝下犹虚。
棺木为何盖上国旗?
国葬的一项仪式,就是在棺木盖上国旗,只有对国家有显著贡献的人,才能享有这最高荣誉,表示他的贡献受国家肯定。
过去,战亡的士兵因战场上没有棺木,只能以国旗包裹代替棺罩下葬,而这传统也延续下来。时至今日,无论军葬或国葬,受礼人的棺木都盖上国旗。
国旗上弯月和五颗星星的红色部分,会放在棺木的左边,最靠近受礼人的心脏。除了国旗,棺木上一般会摆放着受礼人所获得的许多奖章,以及家属所送的花 圈。
为何用拖曳炮架?
受礼人的遗体由拖曳炮架(Gun Carriage)运载,延续了英国军队使用炮架载送已故国家领导人棺木的传统。
以炮架载遗体的传统可追溯到1800年代。当时以马匹拖拉的炮架运载大炮时,也顺便用来运载阵亡兵士。
因宗教理由,炮架上棺木摆放的方向,多数受礼人的双脚是在前方、头在后;受礼人如果是回教徒,则是头在前方,双脚在后。
当拖曳炮架经过时,沿途列队的宪兵(Line of Honour)步枪的枪管是朝下的(Rest on Arms),象征对已故者致以最高的敬意。
棺木多少人抬?
海陆空三军和警察部队,各派两名代表负责把灵柩抬上拖曳炮架。由八人组成的抬棺杖队抬灵柩时都必须脱下绒帽,以示尊敬。
国葬上吹号角有何意义?
整个国葬礼以吹奏葬礼号角(Last Post)结束,这原本象征着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不过在国葬礼中,它就象征着国家领导人的陨落,与世长辞。
响几下礼炮?
炮兵队在国葬礼该响几下礼炮,取决于受礼人的地位。
只有国家元首或王族,才能获得21响礼炮,代表受礼人获最高敬礼。
以军葬来看,如果是元帅或相等资格的人,将获19下礼炮。将领或相等地位者获17下,以此类推。
为何降半旗?
降半旗是对逝世的国家有功者致哀的一种仪式,而降半旗的决定是由总理公署发出的。
升、降半旗有特定仪式,升旗时,必须把旗帜升到旗杆的顶端,再徐徐降下一半;在降旗时,则必须把旗帜拉回旗杆的顶端,才把旗帜从高处降下。
国葬礼由谁决定?
对国家做出特殊而又重大贡献的人将会获得国葬。要给哪些人安排国葬,是由总理和内阁决定;如果他们决定为某个人安排国葬,就会和他的家人商量并考虑他们的 意愿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